如何实现支持数亿用户的长连消息系统
此文是根据周洋在【高可用架构群】中的分享内容整理而成,转发请注明出处。
10年积累的网站设计、做网站经验,可以快速应对客户对网站的新想法和需求。提供各种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让选择我们的客户得到更好、更有力的网络服务。我虽然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但先网站设计后付款的网站建设流程,更有海棠免费网站建设让你可以放心的选择与我们合作。
周洋,360手机助手技术经理及架构师,负责360长连接消息系统,360手机助手架构的开发与维护。
不知道咱们群名什么时候改为“Python高可用架构群”了,所以不得不说,很荣幸能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在Python群里讨论golang....
360消息系统介绍
360消息系统更确切的说是长连接push系统,目前服务于360内部多个产品,开发平台数千款app,也支持部分聊天业务场景,单通道多app复用,支持上行数据,提供接入方不同粒度的上行数据和用户状态回调服务。
目前整个系统按不同业务分成9个功能完整的集群,部署在多个idc上(每个集群覆盖不同的idc),实时在线数亿量级。通常情况下,pc,手机,甚至是智能硬件上的360产品的push消息,基本上是从我们系统发出的。
关于push系统对比与性能指标的讨论
很多同行比较关心go语言在实现push系统上的性能问题,单机性能究竟如何,能否和其他语言实现的类似系统做对比么?甚至问如果是创业,第三方云推送平台,推荐哪个?
其实各大厂都有类似的push系统,市场上也有类似功能的云服务。包括我们公司早期也有erlang,nodejs实现的类似系统,也一度被公司要求做类似的对比测试。我感觉在讨论对比数据的时候,很难保证大家环境和需求的统一,我只能说下我这里的体会,数据是有的,但这个数据前面估计会有很多定语~
第一个重要指标:单机的连接数指标
做过长连接的同行,应该有体会,如果在稳定连接情况下,连接数这个指标,在没有网络吞吐情况下对比,其实意义往往不大,维持连接消耗cpu资源很小,每条连接tcp协议栈会占约4k的内存开销,系统参数调整后,我们单机测试数据,最高也是可以达到单实例300w长连接。但做更高的测试,我个人感觉意义不大。
因为实际网络环境下,单实例300w长连接,从理论上算压力就很大:实际弱网络环境下,移动客户端的断线率很高,假设每秒有1000分之一的用户断线重连。300w长连接,每秒新建连接达到3w,这同时连入的3w用户,要进行注册,加载离线存储等对内rpc调用,另外300w长连接的用户心跳需要维持,假设心跳300s一次,心跳包每秒需要1w tps。单播和多播数据的转发,广播数据的转发,本身也要响应内部的rpc调用,300w长连接情况下,gc带来的压力,内部接口的响应延迟能否稳定保障。这些集中在一个实例中,可用性是一个挑战。所以线上单实例不会hold很高的长连接,实际情况也要根据接入客户端网络状况来决定。
第二个重要指标:消息系统的内存使用量指标
这一点上,使用go语言情况下,由于协程的原因,会有一部分额外开销。但是要做两个推送系统的对比,也有些需要确定问题。比如系统从设计上是否需要全双工(即读写是否需要同时进行)如果半双工,理论上对一个用户的连接只需要使用一个协程即可(这种情况下,对用户的断线检测可能会有延时),如果是全双工,那读/写各一个协程。两种场景内存开销是有区别的。
另外测试数据的大小往往决定我们对连接上设置的读写buffer是多大,是全局复用的,还是每个连接上独享的,还是动态申请的。另外是否全双工也决定buffer怎么开。不同的策略,可能在不同情况的测试中表现不一样。
第三个重要指标:每秒消息下发量
这一点上,也要看我们对消息到达的QoS级别(回复ack策略区别),另外看架构策略,每种策略有其更适用的场景,是纯粹推?还是推拉结合?甚至是否开启了消息日志?日志库的实现机制、以及缓冲开多大?flush策略……这些都影响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另外为了HA,增加了内部通信成本,为了避免一些小概率事件,提供闪断补偿策略,这些都要考虑进去。如果所有的都去掉,那就是比较基础库的性能了。
所以我只能给出大概数据,24核,64G的服务器上,在QoS为message at least,纯粹推,消息体256B~1kB情况下,单个实例100w实际用户(200w+)协程,峰值可以达到2~5w的QPS...内存可以稳定在25G左右,gc时间在200~800ms左右(还有优化空间)。
我们正常线上单实例用户控制在80w以内,单机最多两个实例。事实上,整个系统在推送的需求上,对高峰的输出不是提速,往往是进行限速,以防push系统瞬时的高吞吐量,转化成对接入方业务服务器的ddos攻击所以对于性能上,我感觉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至少在我们这个量级上,经受过考验,go1.5到来后,确实有之前投资又增值了的感觉。
消息系统架构介绍
下面是对消息系统的大概介绍,之前一些同学可能在gopher china上可以看到分享,这里简单讲解下架构和各个组件功能,额外补充一些当时遗漏的信息:
架构图如下,所有的service都 written by golang.
几个大概重要组件介绍如下:
dispatcher service根据客户端请求信息,将应网络和区域的长连接服务器的,一组IP传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根据返回的IP,建立长连接,连接Room service.
room Service,长连接网关,hold用户连接,并将用户注册进register service,本身也做一些接入安全策略、白名单、IP限制等。
register service是我们全局session存储组件,存储和索引用户的相关信息,以供获取和查询。
coordinator service用来转发用户的上行数据,包括接入方订阅的用户状态信息的回调,另外做需要协调各个组件的异步操作,比如kick用户操作,需要从register拿出其他用户做异步操作.
saver service是存储访问层,承担了对redis和mysql的操作,另外也提供部分业务逻辑相关的内存缓存,比如广播信息的加载可以在saver中进行缓存。另外一些策略,比如客户端sdk由于被恶意或者意外修改,每次加载了消息,不回复ack,那服务端就不会删除消息,消息就会被反复加载,形成死循环,可以通过在saver中做策略和判断。(客户端总是不可信的)。
center service提供给接入方的内部api服务器,比如单播或者广播接口,状态查询接口等一系列api,包括运维和管理的api。
举两个常见例子,了解工作机制:比如发一条单播给一个用户,center先请求Register获取这个用户之前注册的连接通道标识、room实例地址,通过room service下发给长连接 Center Service比较重的工作如全网广播,需要把所有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子任务,分发给所有center,然后在所有的子任务里,分别获取在线和离线的所有用户,再批量推到Room Service。通常整个集群在那一瞬间压力很大。
deployd/agent service用于部署管理各个进程,收集各组件的状态和信息,zookeeper和keeper用于整个系统的配置文件管理和简单调度
关于推送的服务端架构
常见的推送模型有长轮训拉取,服务端直接推送(360消息系统目前主要是这种),推拉结合(推送只发通知,推送后根据通知去拉取消息).
拉取的方式不说了,现在并不常用了,早期很多是nginx+lua+redis,长轮训,主要问题是开销比较大,时效性也不好,能做的优化策略不多。
直接推送的系统,目前就是360消息系统这种,消息类型是消耗型的,并且对于同一个用户并不允许重复消耗,如果需要多终端重复消耗,需要抽象成不同用户。
推的好处是实时性好,开销小,直接将消息下发给客户端,不需要客户端走从接入层到存储层主动拉取.
但纯推送模型,有个很大问题,由于系统是异步的,他的时序性无法精确保证。这对于push需求来说是够用的,但如果复用推送系统做im类型通信,可能并不合适。
对于严格要求时序性,消息可以重复消耗的系统,目前也都是走推拉结合的模型,就是只使用我们的推送系统发通知,并附带id等给客户端做拉取的判断策略,客户端根据推送的key,主动从业务服务器拉取消息。并且当主从同步延迟的时候,跟进推送的key做延迟拉取策略。同时也可以通过消息本身的QoS,做纯粹的推送策略,比如一些“正在打字的”低优先级消息,不需要主动拉取了,通过推送直接消耗掉。
哪些因素决定推送系统的效果?
首先是sdk的完善程度,sdk策略和细节完善度,往往决定了弱网络环境下最终推送质量.
SDK选路策略,最基本的一些策略如下:有些开源服务可能会针对用户hash一个该接入区域的固定ip,实际上在国内环境下不可行,最好分配器(dispatcher)是返回散列的一组,而且端口也要参开,必要时候,客户端告知是retry多组都连不上,返回不同idc的服务器。因为我们会经常检测到一些case,同一地区的不同用户,可能对同一idc内的不同ip连通性都不一样,也出现过同一ip不同端口连通性不同,所以用户的选路策略一定要灵活,策略要足够完善.另外在选路过程中,客户端要对不同网络情况下的长连接ip做缓存,当网络环境切换时候(wifi、2G、3G),重新请求分配器,缓存不同网络环境的长连接ip。
客户端对于数据心跳和读写超时设置,完善断线检测重连机制
针对不同网络环境,或者客户端本身消息的活跃程度,心跳要自适应的进行调整并与服务端协商,来保证链路的连通性。并且在弱网络环境下,除了网络切换(wifi切3G)或者读写出错情况,什么时候重新建立链路也是一个问题。客户端发出的ping包,不同网络下,多久没有得到响应,认为网络出现问题,重新建立链路需要有个权衡。另外对于不同网络环境下,读取不同的消息长度,也要有不同的容忍时间,不能一刀切。好的心跳和读写超时设置,可以让客户端最快的检测到网络问题,重新建立链路,同时在网络抖动情况下也能完成大数据传输。
结合服务端做策略
另外系统可能结合服务端做一些特殊的策略,比如我们在选路时候,我们会将同一个用户尽量映射到同一个room service实例上。断线时,客户端尽量对上次连接成功的地址进行重试。主要是方便服务端做闪断情况下策略,会暂存用户闪断时实例上的信息,重新连入的 时候,做单实例内的迁移,减少延时与加载开销.
客户端保活策略
很多创业公司愿意重新搭建一套push系统,确实不难实现,其实在协议完备情况下(最简单就是客户端不回ack不清数据),服务端会保证消息是不丢的。但问题是为什么在消息有效期内,到达率上不去?往往因为自己app的push service存活能力不高。选用云平台或者大厂的,往往sdk会做一些保活策略,比如和其他app共生,互相唤醒,这也是云平台的push service更有保障原因。我相信很多云平台旗下的sdk,多个使用同样sdk的app,为了实现服务存活,是可以互相唤醒和保证活跃的。另外现在push sdk本身是单连接,多app复用的,这为sdk实现,增加了新的挑战。
综上,对我来说,选择推送平台,优先会考虑客户端sdk的完善程度。对于服务端,选择条件稍微简单,要求部署接入点(IDC)越要多,配合精细的选路策略,效果越有保证,至于想知道哪些云服务有多少点,这个群里来自各地的小伙伴们,可以合伙测测。
go语言开发问题与解决方案
下面讲下,go开发过程中遇到挑战和优化策略,给大家看下当年的一张图,在第一版优化方案上线前一天截图~
可以看到,内存最高占用69G,GC时间单实例最高时候高达3~6s.这种情况下,试想一次悲剧的请求,经过了几个正在执行gc的组件,后果必然是超时... gc照成的接入方重试,又加重了系统的负担。遇到这种情况当时整个系统最差情况每隔2,3天就需要重启一次~
当时出现问题,现在总结起来,大概以下几点
1.散落在协程里的I/O,Buffer和对象不复用。
当时(12年)由于对go的gc效率理解有限,比较奔放,程序里大量short live的协程,对内通信的很多io操作,由于不想阻塞主循环逻辑或者需要及时响应的逻辑,通过单独go协程来实现异步。这回会gc带来很多负担。
针对这个问题,应尽量控制协程创建,对于长连接这种应用,本身已经有几百万并发协程情况下,很多情况没必要在各个并发协程内部做异步io,因为程序的并行度是有限,理论上做协程内做阻塞操作是没问题。
如果有些需要异步执行,比如如果不异步执行,影响对用户心跳或者等待response无法响应,最好通过一个任务池,和一组常驻协程,来消耗,处理结果,通过channel再传回调用方。使用任务池还有额外的好处,可以对请求进行打包处理,提高吞吐量,并且可以加入控量策略.
2.网络环境不好引起激增
go协程相比较以往高并发程序,如果做不好流控,会引起协程数量激增。早期的时候也会发现,时不时有部分主机内存会远远大于其他服务器,但发现时候,所有主要profiling参数都正常了。
后来发现,通信较多系统中,网络抖动阻塞是不可免的(即使是内网),对外不停accept接受新请求,但执行过程中,由于对内通信阻塞,大量协程被 创建,业务协程等待通信结果没有释放,往往瞬时会迎来协程暴涨。但这些内存在系统稳定后,virt和res都并没能彻底释放,下降后,维持高位。
处理这种情况,需要增加一些流控策略,流控策略可以选择在rpc库来做,或者上面说的任务池来做,其实我感觉放在任务池里做更合理些,毕竟rpc通信库可以做读写数据的限流,但它并不清楚具体的限流策略,到底是重试还是日志还是缓存到指定队列。任务池本身就是业务逻辑相关的,它清楚针对不同的接口需要的流控限制策略。
3.低效和开销大的rpc框架
早期rpc通信框架比较简单,对内通信时候使用的也是短连接。这本来短连接开销和性能瓶颈超出我们预期,短连接io效率是低一些,但端口资源够,本身吞吐可以满足需要,用是没问题的,很多分层的系统,也有http短连接对内进行请求的
但早期go版本,这样写程序,在一定量级情况,是支撑不住的。短连接大量临时对象和临时buffer创建,在本已经百万协程的程序中,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后续我们对我们的rpc框架作了两次调整。
第二版的rpc框架,使用了连接池,通过长连接对内进行通信(复用的资源包括client和server的:编解码Buffer、Request/response),大大改善了性能。
但这种在一次request和response还是占用连接的,如果网络状况ok情况下,这不是问题,足够满足需要了,但试想一个room实例要与后面的数百个的register,coordinator,saver,center,keeper实例进行通信,需要建立大量的常驻连接,每个目标机几十个连接,也有数千个连接被占用。
非持续抖动时候(持续逗开多少无解),或者有延迟较高的请求时候,如果针对目标ip连接开少了,会有瞬时大量请求阻塞,连接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第三版增加了Pipeline操作,Pipeline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利用tcp的全双特性,以尽量少的连接完成对各个服务集群的rpc调用。
4.Gc时间过长
Go的Gc仍旧在持续改善中,大量对象和buffer创建,仍旧会给gc带来很大负担,尤其一个占用了25G左右的程序。之前go team的大咖邮件也告知我们,未来会让使用协程的成本更低,理论上不需要在应用层做更多的策略来缓解gc.
改善方式,一种是多实例的拆分,如果公司没有端口限制,可以很快部署大量实例,减少gc时长,最直接方法。不过对于360来说,外网通常只能使用80和433。因此常规上只能开启两个实例。当然很多人给我建议能否使用SO_REUSEPORT,不过我们内核版本确实比较低,并没有实践过。
另外能否模仿nginx,fork多个进程监控同样端口,至少我们目前没有这样做,主要对于我们目前进程管理上,还是独立的运行的,对外监听不同端口程序,还有配套的内部通信和管理端口,实例管理和升级上要做调整。
解决gc的另两个手段,是内存池和对象池,不过最好做仔细评估和测试,内存池、对象池使用,也需要对于代码可读性与整体效率进行权衡。
这种程序一定情况下会降低并行度,因为用池内资源一定要加互斥锁或者原子操作做CAS,通常原子操作实测要更快一些。CAS可以理解为可操作的更细行为粒度的锁(可以做更多CAS策略,放弃运行,防止忙等)。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程序的可读性会越来越像C语言,每次要malloc,各地方用完后要free,对于对象池free之前要reset,我曾经在应用层尝试做了一个分层次结构的“无锁队列”
上图左边的数组实际上是一个列表,这个列表按大小将内存分块,然后使用atomic操作进行CAS。但实际要看测试数据了,池技术可以明显减少临时对象和内存的申请和释放,gc时间会减少,但加锁带来的并行度的降低,是否能给一段时间内的整体吞吐量带来提升,要做测试和权衡…
在我们消息系统,实际上后续去除了部分这种黑科技,试想在百万个协程里面做自旋操作申请复用的buffer和对象,开销会很大,尤其在协程对线程多对多模型情况下,更依赖于golang本身调度策略,除非我对池增加更多的策略处理,减少忙等,感觉是在把runtime做的事情,在应用层非常不优雅的实现。普遍使用开销理论就大于收益。
但对于rpc库或者codec库,任务池内部,这些开定量协程,集中处理数据的区域,可以尝试改造~
对于有些固定对象复用,比如固定的心跳包什么的,可以考虑使用全局一些对象,进行复用,针对应用层数据,具体设计对象池,在部分环节去复用,可能比这种无差别的设计一个通用池更能进行效果评估.
消息系统的运维及测试
下面介绍消息系统的架构迭代和一些迭代经验,由于之前在其他地方有过分享,后面的会给出相关链接,下面实际做个简单介绍,感兴趣可以去链接里面看
架构迭代~根据业务和集群的拆分,能解决部分灰度部署上线测试,减少点对点通信和广播通信不同产品的相互影响,针对特定的功能做独立的优化.
消息系统架构和集群拆分,最基本的是拆分多实例,其次是按照业务类型对资源占用情况分类,按用户接入网络和对idc布点要求分类(目前没有条件,所有的产品都部署到全部idc)
系统的测试go语言在并发测试上有独特优势。
对于压力测试,目前主要针对指定的服务器,选定线上空闲的服务器做长连接压测。然后结合可视化,分析压测过程中的系统状态。但压测早期用的比较多,但实现的统计报表功能和我理想有一定差距。我觉得最近出的golang开源产品都符合这种场景,go写网络并发程序给大家带来的便利,让大家把以往为了降低复杂度,拆解或者分层协作的组件,又组合在了一起。
QA
Q1:协议栈大小,超时时间定制原则?
移动网络下超时时间按产品需求通常2g,3G情况下是5分钟,wifi情况下5~8分钟。但对于个别场景,要求响应非常迅速的场景,如果连接idle超过1分钟,都会有ping,pong,来校验是否断线检测,尽快做到重新连接。
Q2:消息是否持久化?
消息持久化,通常是先存后发,存储用的redis,但落地用的mysql。mysql只做故障恢复使用。
Q3:消息风暴怎么解决的?
如果是发送情况下,普通产品是不需要限速的,对于较大产品是有发送队列做控速度,按人数,按秒进行控速度发放,发送成功再发送下一条。
Q4:golang的工具链支持怎么样?我自己写过一些小程序千把行之内,确实很不错,但不知道代码量上去之后,配套的debug工具和profiling工具如何,我看上边有分享说golang自带的profiling工具还不错,那debug呢怎么样呢,官方一直没有出debug工具,gdb支持也不完善,不知你们用的什么?
是这样的,我们正常就是println,我感觉基本上可以定位我所有问题,但也不排除由于并行性通过println无法复现的问题,目前来看只能靠经验了。只要常见并发尝试,经过分析是可以找到的。go很快会推出调试工具的~
Q5:协议栈是基于tcp吗?
是否有协议拓展功能?协议栈是tcp,整个系统tcp长连接,没有考虑扩展其功能~如果有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Q6:问个问题,这个系统是接收上行数据的吧,系统接收上行数据后是转发给相应系统做处理么,是怎么转发呢,如果需要给客户端返回调用结果又是怎么处理呢?
系统上行数据是根据协议头进行转发,协议头里面标记了产品和转发类型,在coordinator里面跟进产品和转发类型,回调用户,如果用户需要阻塞等待回复才能后续操作,那通过再发送消息,路由回用户。因为整个系统是全异步的。
Q7:问个pushsdk的问题。pushsdk的单连接,多app复用方式,这样的情况下以下几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1)系统流量统计会把所有流量都算到启动连接的应用吧?而启动应用的连接是不固定的吧?2)同一个pushsdk在不同的应用中的版本号可能不一样,这样暴露出来的接口可能有版本问题,如果用单连接模式怎么解决?
流量只能算在启动的app上了,但一般这种安装率很高的app承担可能性大,常用app本身被检测和杀死可能性较少,另外消息下发量是有严格控制 的。整体上用户还是省电和省流量的。我们pushsdk尽量向上兼容,出于这个目的,push sdk本身做的工作非常有限,抽象出来一些常见的功能,纯推的系统,客户端策略目前做的很少,也有这个原因。
Q8:生产系统的profiling是一直打开的么?
不是一直打开,每个集群都有采样,但需要开启哪个可以后台控制。这个profling是通过接口调用。
Q9:面前系统中的消息消费者可不可以分组?类似于Kafka。
客户端可以订阅不同产品的消息,接受不同的分组。接入的时候进行bind或者unbind操作
Q10:为什么放弃erlang,而选择go,有什么特别原因吗?我们现在用的erlang?
erlang没有问题,原因是我们上线后,其他团队才做出来,经过qa一个部门对比测试,在没有显著性能提升下,选择继续使用go版本的push,作为公司基础服务。
Q11:流控问题有排查过网卡配置导致的idle问题吗?
流控是业务级别的流控,我们上线前对于内网的极限通信量做了测试,后续将请求在rpc库内,控制在小于内部通信开销的上限以下.在到达上限前作流控。
Q12:服务的协调调度为什么选择zk有考虑过raft实现吗?golang的raft实现很多啊,比如Consul和ectd之类的。
3年前,还没有后两者或者后两者没听过应该。zk当时公司内部成熟方案,不过目前来看,我们不准备用zk作结合系统的定制开发,准备用自己写的keeper代替zk,完成配置文件自动转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自动同步指定进程,同时里面可以完成很多自定义的发现和控制策略,客户端包含keeper的sdk就可以实现以上的所有监控数据,profling数据收集,配置文件更新,启动关闭等回调。完全抽象成语keeper通信sdk,keeper之间考虑用raft。
Q13:负载策略是否同时在服务侧与CLIENT侧同时做的 (DISPATCHER 会返回一组IP)?另外,ROOM SERVER/REGISTER SERVER连接状态的一致性|可用性如何保证? 服务侧保活有无特别关注的地方? 安全性方面是基于TLS再加上应用层加密?
会在server端做,比如重启操作前,会下发指令类型消息,让客户端进行主动行为。部分消息使用了加密策略,自定义的rsa+des,另外满足我们安全公司的需要,也定制开发很多安全加密策略。一致性是通过冷备解决的,早期考虑双写,但实时状态双写同步代价太高而且容易有脏数据,比如register挂了,调用所有room,通过重新刷入指定register来解决。
Q14:这个keeper有开源打算吗?
还在写,如果没耦合我们系统太多功能,一定会开源的,主要这意味着,我们所有的bind在sdk的库也需要开源~
Q15:比较好奇lisence是哪个如果开源?
FreeBSD
Go语言的应用
Go语言由Google公司开发,并于2009年开源,相比Java/Python/C等语言,Go尤其擅长并发编程,性能堪比C语言,开发效率肩比Python,被誉为“21世纪的C语言”。
Go语言在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高并发领域应用应用非常广泛。BAT大厂正在把Go作为新项目开发的首选语言。
Go语言应用范围:
1、服务端开发:以前你使用C或者C++做的那些事情,用Go来做很合适,例如日志处理、文件系统、监控系统等;
2、DevOps:运维生态中的Docker、K8s、prometheus、grafana、open-falcon等都是使用Go语言开发;
3、网络编程:大量优秀的Web框架如Echo、Gin、Iris、beego等,而且Go内置的 net/http包十分的优秀;
4、Paas云平台领域:Kubernetes和Docker Swarm等;
5、分布式存储领域:etcd、Groupcache、TiDB、Cockroachdb、Influxdb等;
6、区块链领域:区块链里面有两个明星项目以太坊和fabric都使用Go语言;
7、容器虚拟化:大名鼎鼎的Docker就是使用Go语言实现的;
8、爬虫及大数据:Go语言天生支持并发,所以十分适合编写分布式爬虫及大数据处理。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偏爱用Go语言做开发?慕课网也越来越多关于go的课程了?
个人认为:
1、上手快
只要你有其会其他语言,学习go很快。
2、go语言非常适合写服务端
因为它开源,所以很容易找到你想要的框架,开发效率非常高。
3、跨平台
你的一个程序可以随意部署。
不受操作系统限制,windwos、linux、macos都能支持。
不受处理器限制,x86、arm也都可以,你要知道国产可替代的U就是arm。
4、部署简单
编译成一个文件就可以发布了,不需要环境支撑。
以上是最基本的理由,当然这些对于.net core来说也一样,但是对比一下发布的文件大小你就知道该选择谁了。
「测试开发全栈化-Go」(1) Go语言基本了解
作为一个测试,作为一个测试开发, 全栈化+管理 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掌握了Java、Python、HTML的你,是不是也想了解下最近异常火爆的Go语言呢?来吧,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Go 是一个开源的编程语言 ,它能让构造简单、可靠且高效的软件变得容易。
Go是从2007年末由Robert Griesemer, Rob Pike, Ken Thompson主持开发,后来还加入了Ian Lance Taylor, Russ Cox等人,并最终于2009年11月开源,在2012年早些时候发布了Go 1稳定版本。现在Go的开发已经是完全开放的,并且拥有一个活跃的社区。这三个人都是计算机界的大神,有的参与了C语言的编写,有的还是数学大神,有的还获得了计算机最高荣誉-图灵奖。
接下来说说 Go语言的特色 :
简洁、快速、安全
并行、有趣、开源
内存管理、数组安全、编译迅速
Go语言的用途 :
Go 语言被设计成一门应用于搭载 Web 服务器,存储集群或类似用途的巨型中央服务器的系统编程语言。
对于高性能分布式系统领域而言,Go 语言无疑比大多数其它语言有着更高的开发效率。它提供了海量并行的支持,这对于 游戏 服务端的开发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Go语言的环境安装:
建议直接打开 官方地址因为墙的原因打不开
因为我用的是windows系统,这里主要讲下Windows系统上使用Go语言来编程。
Windows 下可以使用 .msi 后缀(在下载列表中可以找到该文件,如go1.17.2.windows-amd64.msi)的安装包来安装。
默认情况下 .msi 文件会安装在 c:Go 目录下。你可以将 c:Gobin 目录添加到 Path 环境变量中。添加后你需要重启命令窗口才能生效。个人建议还是安装到 Program Files文件夹中。
使用什么开发工具来对Go语言进行编写:
个人建议用VS code, 也可以用Sublime Text来编辑。如果你之前看了我讲的HTML语言的学习,肯定已经下载了VS code. 那么这时你需要在VS code中下载Go语言的扩展插件。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坑,就是在下载Go的插件和依赖包时,会提示一些包没有。主要是因为下载的依赖包部分被墙了,只能想别的办法去下载。
建议参考网页:
解决vscode中golang插件安装失败方法
在学习go的过程中,使用的是vscode,但是一直提示安装相关插件失败,然后上网查方法,基本上是叫你建立golang.org目录什么的,结果全是错的,而且都是抄袭,很烦。无意之中看到一位博主分享的方法,他也是饱受上述的垃圾博文困扰,然后找到了解决方法,这里向他致敬,秉着让更多人看到正确解决方法的心,我写下正确的解决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可以点开原博主链接参考:
Go有一个全球模块代理,设置代理再去安装golang的插件,就可以安装成功了。步骤有,首先Windows用户打开Powershell,一个蓝色的界面,注意不是cmd!不知道的直接打开window下面的搜索,然后输入powershell,搜索出来就可以了。
$env:GO111MODULE=“on”
$env:GOPROXY=“”
go env -w GOPROXY=
go env -w GOPRIVATE=*.corp.example.com
然后我们打开VsCode界面,下面会提示安装插件,我们选择Install ALL,就会安装成功
当你在运行Go语言程序时,提示所有的插件包都已经安装成功了时,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要不然一堆报错会让你非常心烦。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晚安、下班~
如何配置go语言开发环境
1.1 Go 安装
Go的三种安装方式
Go有多种安装方式,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这里我们介绍三种最常见的安装方式:
Go源码安装:这是一种标准的软件安装方式。对于经常使用Unix类系统的用户,尤其对于开发者来说,从源码安装可以自己定制。
Go标准包安装:Go提供了方便的安装包,支持Windows、Linux、Mac等系统。这种方式适合快速安装,可根据自己的系统位数下载好相应的安装包,一路next就可以轻松安装了。**推荐这种方式**
第三方工具安装:目前有很多方便的第三方软件包工具,例如Ubuntu的apt-get、Mac的homebrew等。这种安装方式适合那些熟悉相应系统的用户。
最后,如果你想在同一个系统中安装多个版本的Go,你可以参考第三方工具GVM,这是目前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工具,除非你知道怎么处理。
Go源码安装
在Go的源代码中,有些部分是用Plan 9 C和ATT汇编写的,因此假如你要想从源码安装,就必须安装C的编译工具。
在Mac系统中,只要你安装了Xcode,就已经包含了相应的编译工具。
在类Unix系统中,需要安装gcc等工具。例如Ubuntu系统可通过在终端中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gcc
libc6-dev来安装编译工具。
在Windows系统中,你需要安装MinGW,然后通过MinGW安装gcc,并设置相应的环境变量。
你可以直接去官网下载源码,找相应的goVERSION.src.tar.gz的文件下载,下载之后解压缩到$HOME目录,执行如下代码:
cd go/src
./all.bash
运行all.bash后出现"ALL TESTS PASSED"字样时才算安装成功。
上面是Unix风格的命令,Windows下的安装方式类似,只不过是运行all.bat,调用的编译器是MinGW的gcc。
如果是Mac或者Unix用户需要设置几个环境变量,如果想重启之后也能生效的话把下面的命令写到.bashrc或者.zshrc里面,
export GOPATH=$HOME/gopath
export PATH=$PATH:$HOME/go/bin:$GOPATH/bin
如果你是写入文件的,记得执行bash .bashrc或者bash
.zshrc使得设置立马生效。
如果是window系统,就需要设置环境变量,在path里面增加相应的go所在的目录,设置gopath变量。
当你设置完毕之后在命令行里面输入go,看到如下图片即说明你已经安装成功
图1.1 源码安装之后执行Go命令的图
如果出现Go的Usage信息,那么说明Go已经安装成功了;如果出现该命令不存在,那么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PATH环境变中是否包含了Go的安装目录。
关于上面的GOPATH将在下面小节详细讲解
Go标准包安装
Go提供了每个平台打好包的一键安装,这些包默认会安装到如下目录:/usr/local/go
(Windows系统:c:\Go),当然你可以改变他们的安装位置,但是改变之后你必须在你的环境变量中设置如下信息:
export GOROOT=$HOME/go
export GOPATH=$HOME/gopath
export PATH=$PATH:$GOROOT/bin:$GOPATH/bin
上面这些命令对于Mac和Unix用户来说最好是写入.bashrc或者.zshrc文件,对于windows用户来说当然是写入环境变量。
如何判断自己的操作系统是32位还是64位?
我们接下来的Go安装需要判断操作系统的位数,所以这小节我们先确定自己的系统类型。
Windows系统用户请按Win+R运行cmd,输入systeminfo后回车,稍等片刻,会出现一些系统信息。在“系统类型”一行中,若显示“x64-based
PC”,即为64位系统;若显示“X86-based PC”,则为32位系统。
Mac系统用户建议直接使用64位的,因为Go所支持的Mac OS X版本已经不支持纯32位处理器了。
Linux系统用户可通过在Terminal中执行命令arch(即uname
-m)来查看系统信息:
64位系统显示
x86_64
32位系统显示
i386
Mac 安装
访问下载地址,32位系统下载go1.4.2.darwin-386-osx10.8.pkg,64位系统下载go1.4.2.darwin-amd64-osx10.8.pkg,双击下载文件,一路默认安装点击下一步,这个时候go已经安装到你的系统中,默认已经在PATH中增加了相应的~/go/bin,这个时候打开终端,输入go
看到类似上面源码安装成功的图片说明已经安装成功
如果出现go的Usage信息,那么说明go已经安装成功了;如果出现该命令不存在,那么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PATH环境变中是否包含了go的安装目录。
Linux 安装
访问下载地址,32位系统下载go1.4.2.linux-386.tar.gz,64位系统下载go1.4.2.linux-amd64.tar.gz,
假定你想要安装Go的目录为 $GO_INSTALL_DIR,后面替换为相应的目录路径。
解压缩tar.gz包到安装目录下:tar zxvf go1.4.2.linux-amd64.tar.gz -C
$GO_INSTALL_DIR。
设置PATH,export PATH=$PATH:$GO_INSTALL_DIR/go/bin
然后执行go
图1.2 Linux系统下安装成功之后执行go显示的信息
如果出现go的Usage信息,那么说明go已经安装成功了;如果出现该命令不存在,那么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PATH环境变中是否包含了go的安装目录。
Windows 安装
访问Google Code 下载页,32
位请选择名称中包含 windows-386 的 msi 安装包,64 位请选择名称中包含 windows-amd64 的。下载好后运行,不要修改默认安装目录
C:\Go\,若安装到其他位置会导致不能执行自己所编写的 Go 代码。安装完成后默认会在环境变量 Path 后添加 Go 安装目录下的 bin 目录
C:\Go\bin\,并添加环境变量 GOROOT,值为 Go 安装根目录 C:\Go\ 。
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在运行中输入 cmd 打开命令行工具,在提示符下输入 go,检查是否能看到 Usage 信息。输入
cd %GOROOT%,看是否能进入 Go 安装目录。若都成功,说明安装成功。
不能的话请检查上述环境变量 Path 和 GOROOT 的值。若不存在请卸载后重新安装,存在请重启计算机后重试以上步骤。
第三方工具安装
GVM
gvm是第三方开发的Go多版本管理工具,类似ruby里面的rvm工具。使用起来相当的方便,安装gvm使用如下命令:
bash (curl -s -S -L )
安装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安装go了:
gvm install go1.4.2
gvm use go1.4.2
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省去每次调用gvm use的麻烦: gvm use go1.4.2 --default
执行完上面的命令之后GOPATH、GOROOT等环境变量会自动设置好,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apt-get
Ubuntu是目前使用最多的Linux桌面系统,使用apt-get命令来管理软件包,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安装Go,为了以后方便,应该把
git mercurial 也安装上: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ophers/go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olang-stable git-core mercurial
homebrew
homebrew是Mac系统下面目前使用最多的管理软件的工具,目前已支持Go,可以通过命令直接安装Go,为了以后方便,应该把
git mercurial 也安装上:
brew update brew upgrade
brew install go
brew install git
brew install mercurial
go语言能做什么?
很多朋友可能知道Go语言的优势在哪,却不知道Go语言适合用于哪些地方。
1、 Go语言作为服务器编程语言,很适合处理日志、数据打包、虚拟机处理、文件系统、分布式系统、数据库代理等;网络编程方面。Go语言广泛应用于Web应用、API应用、下载应用等;除此之外,Go语言还可用于内存数据库和云平台领域,目前国外很多云平台都是采用Go开发。
2、 其实Go语言主要用作服务器端开发。其定位是用来开发"大型软件"的,适合于很多程序员一起开发大型软件,并且开发周期长,支持云计算的网络服务。Go语言能够让程序员快速开发,并且在软件不断的增长过程中,它能让程序员更容易地进行维护和修改。它融合了传统编译型语言的高效性和脚本语言的易用性和富于表达性。
3、 Go语言成功案例。Nsq:Nsq是由Go语言开发的高性能、高可用消息队列系统,性能非常高,每天能处理数十亿条的消息;
4、 Docker:基于lxc的一个虚拟打包工具,能够实现PAAS平台的组建。
5、 Packer:用来生成不同平台的镜像文件,例如VM、vbox、AWS等,作者是vagrant的作者
6、 Skynet:分布式调度框架。
7、 Doozer:分布式同步工具,类似ZooKeeper。
8、 Heka:mazila开源的日志处理系统。
9、 Cbfs:couchbase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10、 Tsuru:开源的PAAS平台,和SAE实现的功能一模一样。
11、 Groupcache:memcahe作者写的用于Google下载系统的缓存系统。
12、 God:类似redis的缓存系统,但是支持分布式和扩展性。
13、 Gor:网络流量抓包和重放工具。
以上的就是关于go语言能做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分享文章:go语言开发压测系统,go语言测试
本文网址:http://cqwzjz.cn/article/hoihij.html